一切都從「不可能」開始
「真不懂你們年輕人」上一輩老愛把這句話掛在嘴邊,乍看下存在著世代隔閡,但靜靜想,我也不太懂介入他人感情的人在想什麼,這並不僅是年輕人的問題。
另一半有自己的朋友圈是健康的,給予彼此舒服的空間和信任是感情的基石,但也有個界線。
最近因為朋友的盛情推薦,看了 #昨日的美食 這部日劇小品,第10話令我印象深刻:
「兩個人都各自有對象了,不可能」
「就只是同事而已,不可能」
「日久生情都是抱著『不可能發生』的心態開始的」
想想大多時候,也是告訴自己要順其自然,然而平行線卻逐漸重疊了,再次證實『不可能』並不存在,因此不要再濫用了,也不要對另一半這麼解釋。
「多年的同學/同事/朋友,熟到不能再更熟了,擁有著問心無愧的純友誼,相信永不改變。」
但明明知道對方有認真交往的對象,卻絲毫不避諱曖昧且過當的言語舉止,這樣的理直氣壯終會傷害到別人,究竟是無意識還是不在乎,無從得知也不足輕重。
真正的摯友,絕不會允許自己以任何方式影響到對方的感情,絕不打擾朋友的幸福。至親好友所期盼的都是「你過得好」,不只是嘴巴上說說,行為更會真正做到。
被認成第三者很委屈嗎?
心中是否有強烈的匱乏感,親密的心理支持是不是太少,所以本能地拚命抓住身邊任何一塊浮木,希望獲得他人的喜愛和認可,透過這些方式來讓表面好過一些,卻發現自己終究在原點徘徊,好辛苦。
「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,都早已暗中標好了價格」小聰明永遠換不來大智慧,他們通常只會產生惡果,進而被自己的行為反噬。
唯有看懂自己內心價值感的缺失,才有改變的可能。
所以被認成第三者很委屈嗎?
換句話問,最近過得不好嗎?
Cover image via 昨日的美食 劇照